
需求征詢

服務支持

產品研發
地下無軌裝備研究開發方面:14年間我們由最初的三款機型,發展到現在 30 余款機型,獲獎的科研成果及改造項目約65 項,技術改進不下百項。在行駛系統、工作轉向系統、制動系統以及控制系統的設計上,緊密結合各礦山操作人員、維護人員的技術能力及現場工況,研發出產品獨特的特點,充分借鑒國內外產品在實用過程中實踐經驗,不斷的改進創新形成。發展定位:地下鏟運機系列達到 10m3;地下運礦車系列達到 50 噸;加快鑿巖臺車和錨桿臺車的開發進程。除了智能型產品和智能控制系統往更深入的方向研究外,著手純電動鏟運機和運礦車技術的研究。以數據化、智能化、柔性化為標準作為產品研發目標,研發一代,準備一代,量產一代。一流的加工制造檢驗試驗裝備,將助力科研開發、生產能 力全面提升。我們將繼續以礦山需求為導向,開發制造高效、節能、安全、環保的新型產品,逐步的向高品質、精質量、尖端技術方向發展,做到國內一流、趕超國際水平。為地下無軌裝備的國產化和礦山的提質增效做出貢獻。
尾礦充填智能裝備的開發方面:以集團無尾礦山及綠色礦山建設為政策導向,在集團、煙臺事業部及公司各級領導的推動下,與山東黃金集團充填工程實驗室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并聘請中南大學教授做技術指導。成功開發尾礦智能充填裝備,為尾砂綜合利用開辟了一條全新路徑,為無尾礦山的建設提供了技術及裝備保障,也為山東黃金乃至全國綠色礦山建設保駕護航。發展定位:堅持以客戶需求為導向,致力于解決礦山企業生產運營中的實質性問題,對傳統產品進行技術革新,優化改造。完成的技術革新主要有25m3圓形浮選機、4立方封閉式浮選機、2立方輕型耐磨礦車、15m液壓中心傳動高效濃密機等,共申報集團技術革新成果9項,其中1項獲得科技進步三等獎,7項分別獲得技術革新一、二、三等獎,2項實用新型專利已受理,另有1項專利正在組織申報。通過技術革新,增加了產品的技術含量,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。
產品技術性能定位:
(一)、高端需求
像三山島、焦家、新城、萊西礦業等,自動化、智能化的配套硬實力和系統維護軟實力都達到了一定水平,對產品會有高端需求。
產品技術性能定位:高端高配、高電液控制和智能化控制。
智能化控制技術取得的進展
2019年,我們完成了兩款5G場景超視距鏟運機研究開發:一款是為萊西礦業定向開發的“1m3超視距控制電動鏟運機”,是全球首臺基于5G場景的遠程控制鏟運機。一款是為焦家金礦定向開發的“3m3超視距內燃鏟運機”,這是具有代表性意義的兩款機型。
以1m3電動鏟運機為例,介紹我們智能控制技術達到的水平。
全球首臺5G智能鏟運機在萊西礦業試車
5G智能鏟運機首次投入焦家金礦井下試車
公司內的產品運行測試
公司內的產品運行測試
5G技術在地下無軌裝備領域的應用,解決的主要問題:
1、傳輸速率更高,時延低,理論達到10ms,從地面到井下達到20ms左右。
2、廣連接的性能,可以滿足多臺設備作業的網絡傳輸要求。
3、抗干擾能力更強。
(二)中端需求產品定位
大多數客戶還是側重于對中端產品的需求。這部分客戶群體是:管理比較完善的國有礦山企業;使用地下無軌裝備年限不長改擴建礦山企業;智能化自動化配套還不完善、維護團隊和維護能力相對比較弱的企業。
中端需求產品定位為,配置依舊是高端高配,但是控制系統主要采用機械控制、液控控制或電液控制。
目前從市場份額上看,客戶對中端產品的需求還是占據大多數
二、新產品研發和新技術研究定位
新產品研發:
鏟運機向斗容6-10m3大型化方向發展,開拓非金領域的礦山市場;運礦車計劃開發25、30噸產品。
開始鑿巖、錨桿和噴漿類等第四大系列產品的開發,在“十四五”期間完成批量生產。
技術研究方向:
除了智能型產品和智能控制系統往更深入的方向研究外,著手純電動鏟運機和運礦車技術的研究。